未來展望

中華氣候變遷暨農業發展學會

理事長

全球現今存在的若干新類型農業之名稱雖具新穎性及理想性,但除有機農業在國際間已有明確之規範外,餘均缺如;而且任何農業型態倘若未包含完整之健康、生態、公平、關懷等原則之規範或訴求,則勢必難臻農業永續經營與產業發展之效果。

有機農業是維護土壤健康、穩定糧食產量、增進食品安全、降低農業所排放溫室氣體的份量、維護生態及生物多樣性、增進農民福祉、及提供社會健康衛生等功效的生產型態之一。有機農業明顯地比慣行農業具有更多的優勢(表一),是屢次「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」(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,IPCC)及國際間的相關組織,於制訂未來農業發展政策時,必定建議的實施項目,更於2015年12月12日由聯合國195個成員國共同參與的氣候峰會(COP21)中通過的氣候協議,即巴黎協議(Paris Agreement),以取代京都議定書,期望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革命前水準低於2℃之內,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準1.5℃之內;於12月1日的會前會中提出「千分之四」(4 per mille)的動議,就是建議簽約國的農地中每年應該增加千分之四的土壤碳匯量,如是便可降低全球農業區塊排放二氧化碳的數量,同時可增加土壤抗流失、保水性、肥力、及生物多樣性等功效,其實這也是有機農業可提供出來的一項效果。  

表一、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業之優勢項目比較 (Reganold and Wachter, 2016)

有機農業優勢項目            兩者相等           慣行農業優勢
1.營養品質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.產量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僱工稍少
2.農藥殘留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.整體成本     
3.減少農藥危害機會
4.生態系統的維護
5.農民利潤
6.減少水質污染
7.生物多樣性
8.減少能源消耗
9.土品質與健康

於實施有機農業時,則必須兼顧古今各種永續土壤管理技術與作物耕作生產方式(Stockmann U. et al., 2013. Agriculture,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164: 80-99; Minasny B. et al., 2017. Geoderma 292: 59-86),並結合世界各國通力合作的關係,方能儘早有效地呈現出有機農業的功效。除此之外,國際相關組織也強調植樹造林的重要性,更可增加土壤碳匯能力。所以教育、示範、推廣有機農業及植樹造林,便成為本學會之重點任務。

前述之「慣行農業」及現代的生活方式,已造成許多危害全球環境、人類生計及未來生存條件的現象,其中尤以全球氣候變遷的影嚮,最受世人關注;農業是造就全球氣候變遷的主因之一,造成全球氣候變遷的主要農業措施是砍伐森林、飼養動物、及機械化與農業化學物品的濫用。「有機農業」於實施初期3至5年期間,或因病蟲害及地力的緣故,其產量可能不及慣行農業者,但其營養成分及食品安全,則會明顯地優於慣性農產品;尤其對維護生態環境及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功效更是顯著。美國羅德爾研究所(Rodale Institute)自1981年始,連續從事40年的田間耕種系統比較試驗,發現有機耕作系統比慣行者少使用45%能源;慣行耕作系統生產每磅作物時,較有機耕作系統多排放近40%的温室氣體。所以於2012年,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約為520億噸(Gt)CO2e時,所有的農田若轉換成有機農業,則可封住年排放量的40%以上(約計210億噸)的二氧化碳當量;若全球所有的牧草種植區域也均以有機農業方式生產,則另外尚可能可封住71%的碳排放(約計37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)(Rodale Institute, 2014)。可惜地是於2019年時,全球的有機農業種植面積僅佔全球耕地面積之1.5%左右,台灣的情況也類似,只是在台當局將所謂之友善農業也當作有機農業計入,因此相關報告便有失精準。

本學會的重點訴求,若能完整地予以落實,不但可解決17項「永續發展目標」與因農業而滋生的8項標的,而且尚可累積土壤碳匯,生產出健康安全的食材,直接地有利於國人健康及國家的聲譽。

為降低農業對環境造成的衝擊,世人均可以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做出貢獻;學術研究單位尚可開拓新穎糧食來源及其技術,如新生物物種、微生物及藻類蛋白質之生產。世人、尤其是農業從業人員除維護自然環境、水資源與土壤資源之外,尚應顧及生產環境及「糧食生產景觀」(foodscapes),共同為永續的自然生態環境而貢獻心力。